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是環境污染評估直接參考數據,此外環境監測數據也是環境保護理論研究和環保政策法規制定的重要數據支持。但是,環境的監測存在著很大問題所在:
幾乎以監測結果作為環保唯一的考核指標,一份檢測報告能決定企業是否能繼續生產,它承擔不起,以至于畸形發展。
2018年先后在山西、河北等地出現嚴重的環境在線監測數據造假事件,社會影響惡劣,也揭示環境監測領域多年的頑疾。
早期的在線監測數據造假比較簡單,比如直接在采樣口外側采樣、廢水采樣頭直接連接自來水管,設置新風進口稀釋排放等;
中期的數據造假體現在設置監測上限;
近期的監測數據造假技術含量更高,從監測設備的運行原理進行修改,篡改設備運行參數,自動剔除超標數據,模擬數據寫入上傳等,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監測工程師在短時間內也很難發現數據造假。
此外劣質儀器干擾市場,在線檢測儀器屬于精密儀器,科技含量極高,但市場上的儀器制造商比比皆是,多數靠組裝、貼牌。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積累,出現選擇的在線監測儀器對特征污染物不響應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目前在線監測基本都是自主驗收,聯合實驗室一起出具符合要求的驗收監測報告,通過驗收,這只能證明企業安裝了在線設備,監測數據有多大意義,只有儀器供應商知道。
實驗室檢測數據造假更是一個黑洞,實驗室檢測分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兩個部分。在哪里采樣?采樣方式是否準確?是否準確分析?全靠個人素養和自律。曾經見過一份檢測報告,沒有在其實驗室CMA檢測能力范圍內的污染物,實驗室也照樣出了檢測報告,蓋上CMA大章。也有檢測報告未標注工況情況,檢測報告的要素不全,何談數據分析?近期山東、江蘇、河南等地陸續都公布了一批存在問題的檢測公司,也從側面的反應了前幾年我們的監測市場的混亂。加之檢測服務一般由排污單位委托,常有同行說起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業主就不付款的情況,為了留住客戶保住飯碗想方設法也要讓數據達標。
企業排放是否達標本因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設施的運行效果,最后體現在監測數據上,但與治理投入幾十萬、幾百萬升至上千萬成本相比而言,在監測數據上做手腳的成本微乎其微,在巨大的經濟利益前,排污企業、治理公司、檢測公司聯手協作則水到渠成。
既然企業已達標排放,但空氣質量改善卻并沒有明顯改善,霧霾依舊靠風吹的現象沒有改變,因此國家和地方都在不斷加嚴排放標準。對比國外排放要求,我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基本接近甚至嚴于歐美的排放標準。
地方排放標準均遠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部分地區和城市實行的超低排放則更加嚴格。